
癌細胞具有極強的繁殖力及侵襲性,會從病灶向周圍的器官進行侵襲,同時細胞有一個特點就是會自我種植,全身其他地方的腫瘤都有可能轉移到腦部、肺部、肝臟及骨髓中,是因為癌細胞會自己找適合生長的地方。
因此,在癌癥的早期,就會有癌細胞脫落在身體里的很多部位,它會不會復發要看具體情況。
醫生在治療癌癥時,一般會采取手術切除、常規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方式,利用局部或全身治療,是用醫學設備及醫學藥物來殺死體內的癌細胞。
大范圍的切除或者放療是為了切除局部集中的癌細胞,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是為了散在體內的癌癥細胞。
癌癥是相對比較頑固的一種疾病,局部完整切除對癌癥的組織并不一定能達到治愈標準,基因調控組織再生長還會形成腫瘤,在治療期間,一旦沒有一次性殺死癌細胞,就可能出現轉移,引發癌癥復發。
那么,導致癌癥復發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比如初次手術時,如果切緣為陽性,即周圍還有腫瘤殘留,或者切緣陰性,但局部淋巴結有腫瘤細胞,沒有被清掃干凈,同樣會造成術后發生快速的復發轉移。
及時局部治療徹底,體內其他部位可能還會殘留部分癌癥細胞,由于現有的醫學手段顯示不出來,全靠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細胞進行控制。
目前單純臨床治療往往給病人身體造成損傷,即便腫瘤得到一定的控制,但由于治療造成了患者免疫力下降,不能控制殘留的癌癥細胞,也就為癌癥的復發和轉移埋下了隱患。
常規治療后,許多患者認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其實不然,癌癥治療是一個長期治療的過程,既使在康復期,也需要隨時注意復查,發現異常指標要及時干預,否則復發和轉移的幾率仍然很高。
癌癥本身是一個全身基因性疾病,只要體內有腫瘤干細胞存在,腫瘤臨床分期偏晚及機體的內環境失調等因素都可以造成癌癥的復發轉移或相似類型的腫瘤出現。
由于腫瘤本身的特異性差別很大,并且每個患者腫瘤的惡性程度、生長速度都不同,但總體來說,只要病人免疫力低下,那么不管腫瘤是早期還是晚期,在治療后復發和轉移的危險性都存在。因此,后續治療保持免疫能力是預防復發和轉移的一個重要條件。
圖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963558